欢迎光临装饰建筑网

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20世纪装饰艺术

时间:2024-09-26 20:25:29作者:装饰建筑网 分类: 装饰设计 浏览: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世纪,欧洲竟然出现了崇拜中国文化的中国热,是怎么回事?

18世纪的欧洲,英国革命的余热未退,代议制和民主理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天主教会与限制王权的思想已经在欧洲传播开来。

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20世纪装饰艺术

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由于太阳王路易十四死后,法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路易十五庸碌无为,又在在位期间输掉了七年战争,丢失了印度和北美殖民地,使得国内资产阶级极为不满,一时间,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地带。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从英国的洛克和霍布斯的学说中汲取灵感,提出了后世现代政治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鉴于大权独揽造成的专横、腐败、低效以及迫害大多数人利益,提出了将司法、立法、行政三权分立,以防止立法者同时掌握司法权,曲解法律条文使之成为上位者强行施加自己意志的工具;卢梭则提出了后世最为重要的学说——人民主权说,认为如果国家不能够为人民中的大多数谋幸福就应该被推翻,人民是国家的绝对主人翁而不是反之;而推崇中国文化的伏尔泰则是其中最为保守的一位。

中国文化能够在这一时期流行并非偶然,彼时奥斯曼土耳其已经衰落,欧洲的一大威胁已经不存在,殖民印度让东方的印度文化从英国人与法国人的手中流入欧洲各国。

对于遥远神秘的中国,大量对本国政治失望,渴望消灭封建领主政治而建立市民阶层与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知识分子将对本国现状的逃避转入了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之中。比如伏尔泰大为赞叹中国的科举制度,他指责法国的选官制度是被豪商和贵族垄断的,豪商只需要向国王缴纳的金钱就能任官,甚至成为包税官,以代替王室税吏收税的机会,大肆提高税款为自己谋利,而中国的科举制却能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就连小商人和农民的儿子也能成为帝国的宰相。

伏尔泰还推崇康熙皇帝,认为:

显然,伏尔泰将康熙当作了自己的“开明专制”的样板加以推崇。

另一方面,此时的欧洲人渴望与中国贸易,中国的香料、毛皮、靛蓝、竹林、黄金、白银、矿物都吸引着欧洲的商人们,尤其是茶叶贸易中,英国靠着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每年在欧洲收获颇丰,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人们也想要参与到茶叶贸易中来。中国在他们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市场,而中国的孔孟哲学有关君舟民水的表达也让他们找到了共鸣。

欧洲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兴起一股“中国热”风潮。涌现了大量介绍中国国情的著作。

其中囊括了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天文数学、科学技术、风土人情和道德思想等等,颇具代表性的有门多萨的《中国大帝国史》、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等等。

一个重要表现是欧洲传教士对中国典籍表现出的极大热忱,并且动手将其译介到欧洲。

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来华后,就曾将大部分的精力花在研究和翻译中国的儒家典籍,1593年他已经将“四书”的主要部分用拉丁文翻译出来,并呈送给了罗马教皇,而这只是一个开端。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国典籍的译介是一个不间断的事业。

这既包含了传教士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不倦热情,也包含了欧洲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渴求和需要。

还有一些知名的欧洲思想家学者对中国文化道德的极大热忱。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便是莱布尼茨,他不仅十分欣赏中国的“大同”思想,而且还将“二进制”与中国的阴阳思想进行对比,还向即将从罗马到中国的传教士闵明我写了两封长信,问及关于中国的30多个问题,足见其对中国的极大兴趣。

其次也体现在带有中国趣味的工艺品和器物上边,包括中国的瓷器、折扇、丝绸、漆器、茶叶等等,而在艺术方面,中国的绘画,建筑装饰、园林设计以及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都在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深得中国绘画六法的画家瓦托,就曾画过一幅颇具中国画韵的《孤岛帆阴》,现藏于卢浮宫;慕尼黑英式公园中的“中国木塔”则可看做是对中国建筑风格的摹仿与追捧;伏尔泰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并在法国上演,则说明中国戏剧在欧洲的风靡一时。

而最具代表性还要数欧洲“巴洛克”艺术风格向与中国趣味一致的“洛可可”风格的转变。

“巴洛克”风格在路易十四时代曾一度风靡欧洲,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艺术感觉,而进入路易十五时代,代表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艺术感觉的“洛可可”风格则开始流行。

何谓“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

巴洛克文学,指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马里诺,卡尔隆均为巴洛克文学代表作家。 

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

意大利诗人。出生在那不勒斯。因不愿遵从父命学习法律,被逐出家门。后来进入宫廷,长期在各城邦君主手下任职。由于私生活问题和伪造文件,曾两次被捕。1615年到巴黎,受到路易十三和贵族的器重。1623年回到那不勒斯。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七弦琴》(1608)、反映宫廷生活情趣的《新婚诗》(1616)、童话诗和描写田园生活的牧歌集《风笛》(1620)等。  

长诗《阿多尼斯》(1623)是他的成名之作。全诗共20歌。它取材于罗马神话,描述女神维纳斯爱慕美少年阿多尼斯,遭到战神马尔斯报复。他编织了许多故事,穿插其间,情节曲折,又用比喻、对偶以及夸张等手法,雕琢词藻,追求华丽的形式。他的诗歌反映了17世纪意大利文学衰落时期贵族阶级的趣味。此后,体现这种风格的“马里诺诗派”在意大利盛行一时。

01

巴洛克,这仨字是啥意思?

巴洛克,原来是西班牙语里的词,意思是说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说明一种事物繁乱复杂、内涵丰富、有突感等等。

所以,巴洛克文学,自然也有这些特点,比如故事很浮夸、思想很极端、文学书中的内容观点相互交织冲突等等。而巴洛克文学,是文艺复兴后的一个流派,当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流派,比如,古典文学主义、清教徒文学等等。

而巴洛克文学的特点就是内容看似庞大、语言上也让你感觉辞藻话语、人物对话、语言风格非常的有张力,但其实,里面的思想貌似很空洞。

02

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作

比如意大利马里诺的代表作《七弦琴》、《安东尼斯》等等,这些作品,我也只是听过,没看过,仅仅有耳闻而已。因为这些书貌似内容非常繁多,而且都是几百年前的语言风格,有浓浓的宗教、贵族等风格。因为巴洛克风格本来就是一种装饰、夸赞的特点,它需要将一件事、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出来说,这样才会有表现力。

所以,巴洛克文学的艺术风格,非常“鲜明”。但也促进了很多后来的作者,敢于天马行空得去想象,这也是有帮助的。

03

你喜欢巴洛克文学吗?

因为我们对西方文学的了解不是很多,毕竟还是看国内的书多一点。所以,西方这些经典名著,真正读完、读过的,很少很少。而这其中,属于巴洛克文学风格的书,就更少了。在我读过的书中,估计也只有三五本能和巴洛克文学风格搭边吧。但客观来说,我还是实用类读者,写完真实、有用、干货的书籍内容。你呢?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文学同巴洛克文化一样风靡于17-18世纪,作品常见的主题是对宗教的狂热、灵与肉的冲突以及人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用支离破碎的方式、夸张的语言表达悲观颓废的思想,并且具有巴洛克艺术华丽浮夸、动感强烈、侧重表现幻想的统一特色。

巴洛克风格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贡戈拉和意大利诗人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马里诺长期在宫廷服务,作品迎合贵族阶级的需要和趣味。他的抒情诗、长诗,绮丽浮华,被称为“马里诺诗派”,于17世纪风靡一时。在长诗《阿多尼斯》中,他恰如巴洛克风格彰显的那样,堆砌夸张的词藻。

【一句话答案】夸饰主义。

巴洛克来源于西班牙语,barruco出现在16世纪的首饰行业用语中,原指的是“玑子”,即瑕疵的、不圆润的珍珠,随后进入建筑界,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的造型艺术,又进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文学界。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的十四行诗比喻新奇、充满奇特形象,典故又冷僻,用词夸张,创造了自己的“贡戈拉主义”。意大利的诗人马里诺则风格华丽,形成“马里诺诗体”。巴洛克文学在法国得到了兴盛发展。

法国的巴洛克作家们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他们深入那些不安、不稳定的状态,追求强烈的震撼力,表现充分的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奇丽景色,重视古怪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精于隐喻和反衬。法国的巴洛克文学直接影响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兴起。

(巴洛克时期服装,是不是很夸张?)

(建筑上的巴洛克主义:罗马特莱维喷泉)


欢迎关注杨早讲史,不一样的文史图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装饰设计20世纪文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